2014年6月我搬到了美国。我在印度的大部分职业生涯都是在媒体关系领域工作,我认为我已经准备好在一个新的国家投身这个行业,从我离开的地方开始。毕竟,我曾在两家跨国公司工作过,与全球各地的团队协调过几项计划。它到底能有多大的不同呢?事实证明,我很惊讶。
提高知名度和建立有意义的受众金博体育是每一次公关努力的目标之一。然而,不同国家的公司为实现这些目标所使用的技术可能有所不同。为了证明这一点,以下是我作为在美国和印度都做过公关的人的一些初步观察:
媒体投放——美国公关从业者和他们的客户似乎比印度同行更看重在线报道。虽然我在印度合作过的公司或团队也明白数字存在的金博体育性,但重点总是放在获得印刷报道上。数字广告更多地被认为是一种奖励,但永远不足以独立存在。
打电话给记者——在美国,通常的做法是从固定电话(最好是公司的固定电话)打电话给记者,让他们跟进报道。如果你和记者没有建立金博体育,打他们的手机会被认为是粗鲁或侵犯隐私。在印度,手机为王。那里的大多数公关人员都能拿到记者的手机号码,反之亦然。此外,不同的区号使得区分手机号码和固定电话号码变得很容易。打记者的手机是很正常的。事实上,在印度,记者往往不接听或接听固定电话。
推销一个故事创意——作为一名传播专业人士,我在职业生涯中参与过无数次推销。在印度,如果我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想法,我只会拿起电话,打电话给记者,向他推销这个想法。如果有兴趣,这位记者会让我通过电子邮件跟进,提供更多细节。在美国,情况正好相反。许多记者不喜欢电话推销。相反,通常情况下,你应该先写一篇吸引眼球的宣传文章,然后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相关媒体,最后再打个电话。当然,也有例外。当公关专业人员与记者建立了牢固的关系时,可以先打电话向记者介绍一个故事,特别是当这是谈话的自然组成部分时。
媒体轮转——定期(甚至每周一次)在喝咖啡或在记者工作的地方与他们会面——被称为“媒体轮转”——在印度是一种常态。媒体轮询的目的是与相关记者建立关系,了解他们关注的领域,以便我们能够更好地向他们提出合适的故事创意。虽然在美国也是如此,但很多时候,定期与媒体面对面交流并不实际。许多因素,包括国家的庞大规模,发言人与记者的距离以及各种网点的工作人员负担过重,使得进行媒体轮询(或在这里被称为“桌面简报”)相当困难。
总之,公平地说,美国的PR和印度的PR在某些方面是相同的,但在其他一些方面有所不同。我的观察仅仅是基于我在组织和行业中与我有金博体育的经验,可能适用于也可能不适用于一般的媒体关系。尽管两国之间存在差异,但我对沟通和公共关系的热情一如既往地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