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早些时候,儿科杂志报道称,2012年和2013年,洗衣胶囊造成的伤害平均每天导致一名儿童住院。汰渍胶囊的制造商和该产品类别的领导者宝洁公司(Procter & Gamble)处于产品设计争议的最前沿。
这篇报道和随后的媒体报道引起了我的共鸣,因为我使用汰渍pod,并且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幸运的是,我的孩子们年纪大了(一个5岁,一个8岁),现在很少把异物放进嘴里,但我能理解那些孩子把豆荚误认为糖果的父母。在我自己的房子里还有剩下的万圣节糖果,我确实看到了这些豆荚和我儿子不给糖就捣蛋得到的黏糊糊的眼球糖之间令人毛骨悚然的相似之处。
在进一步调查了这个问题之后,我发现,自从宝洁在2011年斥资1.5亿美元推出这款新产品以来,有超过1.7万名儿童接触到了这种洗衣舱。我还在芝加哥发现了一个悲惨的故事,一个15个月大的男孩吃了汰渍胶囊,差点丧命。孩子的祖母发起了一份请愿书(迄今已征集到33000个签名),鼓励宝洁改变其产品设计。
作为一名公关专业人士,我很惊讶宝洁公司还没有对最近的报告或对其产品设计日益增长的担忧做出回应。我找到了2013年的报告,称该公司收紧了集装箱密封,并在包装上添加了有毒标志。尽管有了这些改进,但仍然存在两个关键问题:第一,豆荚对蹒跚学步的孩子来说仍然像糖果;第二,产品并不总是安全地保存在锁紧的容器中。豆荚的便携性吸引了许多消费者,但这也增加了风险。许多人在度假旅行时把这些豆荚送到自助洗衣店、家里另一个地方的洗衣机里。
几年前,该公司重新设计帮宝适纸尿裤时遭到了抵制,他们当然知道如何利用妈妈们的力量。考虑到这一点,这种沉默令人惊讶。
本周有报道称,宝洁公司向美国清洁协会(American Cleaning Institute)这个行业组织发送了媒体询问,以解决该行业的努力。我不相信这种方法会引起产品的主要目标——忙碌的妈妈们的共鸣——特别是考虑到有很多孩子因为摄入了这种产品而受伤。
虽然我赞扬宝洁用他们的产品设计简化了日常琐事,但我相信他们不应该忽视来自强大用户群体的负面反馈。《今日美国》关于这个问题的文章有几百条评论,其中一些评论认为责任在父母身上。虽然我理解这个观点,但我也认为现在的设计需要重新审视。正如乔纳森•塞勒姆•巴斯金(Jonathan Salem Baskin)最近在《福布斯》(Forbes)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所建议的那样,我们不会把老鼠药设计得像泡泡糖——那么为什么不改变一种强效洗衣粉的设计呢?
你如何看待宝洁在这个问题上的公开立场(或缺乏公开立场)?你是否或是否会在请愿书上签名以鼓励宝洁公司改变其产品设计?